今日头条
独家揭秘
名家锐评
时政聚焦
民生纵横
财经探索
海外视窗
基层之声
中新文学
精文众聚
学习天地
站内检索
会员中心

阅读内容才是阅读媒介之争背后的“实力牌”




       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18日在京公布了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。统计显示,2015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.58本,电子书阅读量为3.26本。2015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.4%,较2014年上升了0.4个百分点,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64.0%,较2014年上升了5.9个百分点,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9.6%,较2014年上升了1.0个百分点。(4月19日《人民日报》)
        当“读书日”进入公众视野,关于阅读的问题自然就容易被提及,而传统阅读媒介与现代阅读媒介的优劣之争就成为各方的“必争之地”。显然,不同人群对阅读媒介方式的选择,具有典型的倾向性:年长者更倾向于传统纸质书籍阅读方式,而年轻人则喜好现代非纸质的电子阅读方式。其实在笔者看来,关于阅读媒介的优劣争论并不是媒体有意为之,之所以如此,还在于通过争论让阅读引起公众关注,我们要读懂媒体激发阅读兴趣本身的真正用心。
        虽然笔者无意纠结于阅读媒介的选择问题,但有个问题我们却不能忽视,那就是阅读趋势的变化。一方面,我国民众阅读率有所提高,较之往年上升了0.4个百分点,从这点来看,国民阅读率还是在逐步提升的。另一方面,以报纸和期刊为代表的媒介阅读率分别有9.4和5.7个百分点的下降,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阅读趋势的变化,表明上看是阅读方式选择的变化,而这背后更深层次的,其实是公众对信息快捷程度的需求变化,比如报纸的新闻信息和期刊的最前沿科技信息。由此看来,真正决定阅读方式选择的,是信息获取的便捷程度。
        当然,无论是纸质书本还是电子书籍,其内容本身才是决定阅读量和阅读选择的关键。学者选择传统阅读,是因为传统书籍内容更深刻,更容易从传统书本中获取到他所需要的内容;年轻的上班族选择电子阅读,是因为电子信息能够更加契合读者的信息需求,其内容足以引起读者的关注。所以,与其探讨阅读媒介的优劣,不如聚焦阅读内容的提升。
        除此之外,决定阅读的,还有阅读体验。“读书不光是记书里的内容,而是读书时的体验”。或许有很多人喜好读书并不在于书本内容的精彩程度,而在于读书所带来的特殊精神体验,于老者如此,于少者亦然,对于笔者亦如是。无论是出于对传统书籍的留恋,还是选择对电子阅读的新潮,特有的精神感受才是决定阅读媒介的重要原因,“钓胜于鱼”说的也许就是这个道理。
        所以,关于阅读媒介孰优孰劣的问题,公众其实大可不必深陷其中,媒体之所以抛出这一话题,其本意还在于引起公众关注阅读本身,而不是优劣是非,这才是媒体报道的真正用心。
 

标 签:
( 网站编辑:南山 )
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