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头条
独家揭秘
名家锐评
时政聚焦
民生纵横
财经探索
海外视窗
基层之声
中新文学
精文众聚
学习天地
站内检索
会员中心

破除烧纸燃鞭陋习,倡导绿色文明祭祀

       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”, 又是一年清明时。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,迄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。每到这一日,祭祀祖先,寄托哀思,已成为我们的习惯。
       按照传统习俗,以扫墓的方式,缅怀一下先人,合情合理,无可厚非。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个别地方祭祖方式也“水涨船高”,奢侈浪费、排场攀比等歪风邪气盛行,大肆燃放烟花爆竹、焚烧各种纸制品等不文明的祭祀行为也屡见不鲜。据中消协的不完全统计,我国每年在清明期间用于祭祀焚烧的纸张多达千吨以上,全国“白色浪费”更是高达上百亿元。
       清明节祭祀本是对先人的缅怀和追思,最重要的是讲心,这才是清明的意义所在。讲“金”而不讲“心”,即使花再多的钱、烧再多的纸钱、再大的排场也毫无意义。在这个雾霾横行,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时代,烧纸燃鞭等不文明的祭扫方式,已经严重触碰了当下的生态底线,不仅会污染空气、破坏环境,还可能引发森林火灾,造成人员伤亡、财产损失和生态危机,当下,破除破除烧纸燃鞭陋习已经势在必行。
       清明祭祀,应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,摒弃焚烧纸钱、燃放鞭炮等陋习,抵制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拜祭活动,提倡以鲜花祭奠、植树祭奠、踏青遥祭等文明、安全、绿色的方式,寄托对先人的哀思。
标 签:
( 网站编辑:图途 )
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