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头条
独家揭秘
名家锐评
时政聚焦
民生纵横
财经探索
海外视窗
基层之声
中新文学
精文众聚
学习天地
站内检索
会员中心

解决“吃饭问题”,构建社会“粮心”


 

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,温饱问题不再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,也许在一个城市就可以吃遍全中国的美食,外卖小哥穿梭在城市间,夜市小吃街成为了大小城市必备的风景线。而餐饮浪费的日益加重,一粒米的一生所归却是被丢进垃圾桶。我们应该始终牢记,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,粮食安全与18亿亩耕地红线一样,必须始终得到保证,杜绝餐饮浪费已经刻不容缓。

力戒攀比之风,破除“面子文化”。从小背诵着“谁知盘中餐,粒粒皆辛苦”,节约粮食成为了一个人人都懂,却很难做到的道理。请客吃饭“一满桌”才够排场,吃不完打包觉得丢脸,好不容易桌上的菜快被吃完了,又觉得不再多点几个就是自己招待不周。在“面子文化”的驱使下,“吃什么”成了身份的象征,“点多少”有了攀比的意味,简简单单吃一顿饭也变成了让大家彰显尊贵的“名利场”。这就是为了面子,而丢了礼仪。为戒除此攀比之风,可多措并举引导大众,如在餐馆建立起食客“黑红榜”进行公开,媒体可利用微博、微信公众号、抖音等新型媒体,对浪费严重者进行曝光警示,树立起让浪费者丢面子、让节约者有面子的新理念,从思想源头注入节约理念。

建立制度约束,打造“节约盛宴”。结婚宴、谢师宴、满月酒......有报告显示,中国餐饮业大型聚会浪费率高达38%,本该是一场喜事却在点餐离谱、虚张声势中变了味道。一桌10人却要配齐“8凉8热”,“讲排场”成了办酒席的第一宗旨,挥霍享乐的不良风气成了“盛宴”变“剩宴”的罪魁祸首。在文化引导的基础上,刚性制度约束必不可少。可制定相关法规,对大型聚餐做出明确规定,餐饮行业可通过制定宴席套餐,硬性规定菜品数量,推出“半份餐”“小份餐”,各餐厅也可对服务员进行专业培训,引导消费者合理消费,避免超量点餐取餐。通过“软硬兼施”的方式,帮助社会公众树立“点到为止,气氛至上”的聚餐新风。

积极正面引导,莫忘“勤俭美德”。勤俭节约不仅是个人的宝贵品质,更与社会公德紧密相连。据统计,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接近粮食总产量的6%,这一数字对于粮食产需仍处于紧平衡状态的我们而言不容小觑。成由勤俭败由奢,人民群众的腰包鼓了,精神文明建设也要紧紧跟上。中国人民也曾经历过吃草根啃树皮、路有冻死骨的艰苦岁月,勤俭节约应该作为传统美德被始终坚持下去。在不断加强制度落实和完善的同时,可以通过投放公益广告、在餐厅摆放提示牌、制作新媒体作品等方式,积极引导社会公众树立节约意识、践行“光盘行动”,形成大众参与、大众监督的良好氛围,莫让勤俭节约落空于口号、停留于纸面。

勤俭节约永不过时,忆苦思甜坚守品格。中国人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上,才能在稳定中求发展,我们要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,常怀危机意识、忧患意识,把每一餐当作最后的粮食,让每一粒粮食都实现该有的价值,我们得到的将不仅是省下的财富,更是有节有度的生活态度和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。(通讯员/杨金花


标 签:
( 网站编辑:中新评论网 )

友情链接